杨明星教授
一、专业资历
1991年获英国宝石协会珠宝鉴定师FGA
1994年获英国宝石协会钻石鉴定分级师DGA
1994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鉴定师GIC
1997年获中国珠宝玉石质量注册检验师CGC
1999年获美国珠宝评估师MVP
2004年获比利时钻石鉴定分级师HRD
二、教育背景
1983-1987年 武汉地质学院学士 地质学
1987-1990年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 矿物学
1995-2000年 中国地质大学博士 宝石矿物学
三、现任职务
2003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0-2021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院长
2010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检测中心主任
2010年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编委会主任
2014年 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饰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四、政府兼职
2009年 香港创新科技署实验室认可评审专家
2009年 湖北省竹山县绿松石产业高级顾问
201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19年 镇平县玉文化产业发展顾问
2020年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价格认定专家
2020年 自然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检验评价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
2022年 竹山县绿松石产业招商大使
五、学术兼职
2012年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TC298珠宝玉石标准委员会委员
2017年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珠宝玉石饰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2017年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珠宝玉石质量检验能力水平评价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
2017年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珠宝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8年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TC256首饰标准委员会委员
2022年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珠宝教育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
2022年 湖北省工商业联合会湖北省金银首饰商会会长
2023年 南阳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
2025年 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2025年 竹山县职业技术集团学校竹山绿松石产业学院名誉院长
六、教育与研究
从事宝石学玉石学教学、研究和检测工作35年,发表论文100多篇,专著1本、合著2本,发明专利4项,发布的标准12部。近年主讲课程有:《宝石优化处理技术》、《玉石学》、《宝石颜色成因及研究方法》、《和田玉鉴定与评估》和《绿松石鉴定与评估》;近年重点研究透闪石玉和绿松石的鉴定与评价技术、出土玉器产地溯源及玉文化。主持或参与研究的项目有: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绿松石矿床成因、找矿方向用优化处理工艺研究”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川无色绿柱石辐照改色处理及其赋色机制”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瘦长红珊瑚的纳微结构特征研究”
4.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项目:“和田玉感观指标评价及产地特征研究”
5. 国家教育部:“宝石学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开发
6. 湖北竹山重点项目“竹山绿松石产地溯源体系及地理标志管理研究”
7. 广东省科技厅产学研项目:“有机宝石检验的关键技术及其规范应用”
8. 武汉市洪山区攻关项目:“玉石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9. 国家标准委员会项目:“国家标准《绿松石 分级》研制” GB/T 36169-2018
10. 湖北省质量监督局项目:湖北省地方标准《绿松石》DB42/T 544-2009
11. 湖北省质量监督局项目:湖北省地方标准《绿松石 钾、钒、铬、锌、钼、钡含量的测定 X 射线荧光光谱法》DB42T2096-2023
12. 湖北省质量监督局项目:湖北省地方标准《地理标识产品 竹山绿松石》DB42T769-2023
13. 湖北省质量监督局项目:湖北省地方标准《米黄玉大理石品质分级》DB42T 617-2010
14. 湖北省质量监督局项目: 湖北省地方标准《荆山玉 鉴定》DB42/T 1207-2016
15. 国家标准委员会项目: 《寿山石田黄鉴定》GB/T 45030-2024
16.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团体标准:《蓝珀分级》 T/CAQI 79—2019
17. 国家标准委员会项目:《和田玉 鉴定与分类》GB/T 38821-2020
18. 国家标准委员会项目:《和田玉分级》GB/T 44914-2024
19. 新疆质量监督局项目:《和田玉(子料)鉴定》DB65/T 4828-2024
20. 香港宝石学学会:《香港翡翠标准测试方法》
21. 湖北竹山县项目:竹山绿松石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2. 湖北竹山县项目:湖北独有特色绿松石资源利用战略规划
23. 湖北武汉市项目: “武汉·中国宝谷”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24. 河南省三门峡市产业集聚区项目:“三门峡市黄金产业向珠宝首饰延伸策划书”
25. 贵州省科技厅项目:“罗甸软玉的宝石学特征及开发利用研究”
26. 湖北省教育厅项目:“湖北竹山绿松石产业发展战略规划(2023-2030)研制”
27.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湖北竹山绿松石艺术创作人才培养》
2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宝玉石类高值产品产地溯源与无损鉴别关键技术研究
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淮西部贾湖-裴李岗文化绿松石制品研究
30. 武汉市知识创新专项项目:基于区块链的绿松石溯源系统研究
31. 重庆市文物考古院项目:“大溪遗址出土绿松石材质检测及产地溯源研究”
32. 浙江安吉古城遗址博物馆项目:“安吉八亩墩出土首饰复原设计”
33.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项目:金沙遗址出土绿松石材质检测及产地溯源研究
34. 浙江省文物考古所项目:“浙江安吉龙山107号墓(八亩墩)出土绿松石综合研究”
35. 湖北省博物馆项目:“湖北钟曾侯乙遗址出土玉石器无损检测研究”
36.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保康穆林头遗址出土玉石器无损检测研究”
37. 湖北荆门市博物馆项目:“荆门龙王山出土玉石器综合研究”
38. 湖北省博物馆项目:“湖北钟祥明代梁庄王墓出土金银珠宝玉器的鉴别与研究”
39. 浙江省文物考古所项目:“良渚庄桥坟古玉器沁蚀特征研究”
40. 陕西省文物考古所项目:“陕西韩城梁代村两周墓群古玉器沁蚀特征研究”
41. 江西省文物考古所项目:“江西樟树国字山墓出土玉石器综合研究”
42. 重庆市文物考古院项目:“大溪遗址出土玉石器材质鉴定及工艺研究”
43. 法国梵克雅宝合作项目:“祖母绿花园”展览
44. 国家文物局重大专项: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夏商周时期)子项目:“长江中游文化与其他地区文化互动与交流研究(以出土玉器为重点)”
4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产源视角下浙江安吉龙山107号墓(八亩墩)出土绿松石研究
46. 荆州博物馆项目:荆州熊家冢袝冢殉葬墓出土玉器综合研究
4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遗址出土绿松石产源及品质分级研究
48. 竹山县矿产资源管护发展中心:竹山县绿松石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建设
49. 抖音基地项目:质检基地鉴定仓现场巡检及电商平台质量抽检服务
50. 重庆市文物考古院项目:巫山县大溪遗址和大水田遗址出土20件黑色板岩相关制品材质鉴定研究
51.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湖北竹山绿松石艺术创作人才培养
52. 重庆市文物考古院项目:大溪遗址出土22件绿松石材质检测及产地溯源研究
七、发明专利
1. 发明专利“利用磷酸铝盐处理绿松石的方法”专利号:ZL2009 1 0062826.X
2. 发明专利“一种定量判别软玉产地的方法”专利号ZL 201510659192.1
3. 发明专利“一种蓝珀饰品质量等级评价方法” 专利号ZL 2019 1 1334154.3
4.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珠宝溯源的区块链设计方法”申请号2023101932318
八、服务地方经济
1、扶持湖北绿松石产业发展
作为湖北省竹山县绿松石产业高级顾问,负责做好绿松石产业发展规划,自2009年起,协助竹山县政府,调整产业发展思路,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成立工作专班,按规划逐步进行实施,五年间做到了有序开采、公盘交易,建立了国际绿松石交易中心、国际绿松石城、产业园、检测中心、女娲公园等,2024年绿松石产业GDP约60亿元,已成为竹山县第一支柱产业。
2、协助珠宝产业转移至湖北
协助地方政府抓住珠宝产业转移的机会,让周大福(武汉)珠宝文化产业园2012年落户武汉,协助海关让三峡国际珠宝博艺园2013年产品顺利出口。2024年该产业园贡献GDP 110亿元。
3、支持武汉打造珠宝街
利用行业资源,建议洪山区政府打造 “珠宝文化街”,并出任协会会长,参与组织考察招商及开展各项活动。在珠宝街建设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提出了更大的规划建议,并为武汉市政府采纳,建设 “武汉·中国宝谷”。
九、近年获奖
2024年 镇平县人民政府授予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2024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技论文优秀指导老师
2023年 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九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珠宝首饰艺术设计核心创新力提升的“三创三化”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2022年 论文《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玉器材质分析与产源初探》入选高被引论文
2021年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2021年 黄金珠宝行业30年风云人物“行业特殊贡献”荣誉称号
2020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2019年 省级线上一流课程《珠宝玉石的鉴别与评价》,排名第二
2018年 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服务行业发展创新人才需求的珠宝首饰设计专业创建与实践》
2018年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珠宝行业组织及机构先进工作者
2016 年 获武汉市“第十二届政协期间履职突出”委员称号
2016年 讲授的“宝石优化处理技术”获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最受学生欢迎课程
2015年 获2014-2015年度洪山区优秀政协委员
2015年 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的良师益友
2014年 获2013-2014年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秀共产党员
2014年 获湖北省高校“践行群众路线”好干部好党员
2023年 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出土绿松石产地溯源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学生:刘玲)被评为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2020年 指导的学士学位论文《曾侯乙墓出土玉器分析》(学生:杨梓涓)被评为校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2020年 指导的学士学位论文《荆门龙王山墓葬出土玉器研究》(学生:胡巧)被评为校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2018年 指导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绿松石颜色的成因、影响因素及分级研究》(学生:刘玲)被评为中国地质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17年 指导的学士学位论文《安徽绿松石充填材料及处理特征初探》(学生:许雅婷)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2013年 指导研究生张欣硕士论文《宝石级红珊瑚中有机物赋存状态及漂色实验》获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12年 指导硕士研究生论文《宝石级红珊瑚中有机物赋存状态及漂色实验》(作者张欣)获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11年 指导硕士研究生论文《良渚文化古玉与仿古鉴别特征研究》(作者赵慧博)获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09年 指导学士学位论文《新疆玛纳斯碧玉的成分特征》(作者覃佳莉)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2008年 指导硕士学位论文《良渚文化庄桥坟遗址出土玉器受沁风化特征及机理研究》(作者高洁)获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08年 指导学士学位论文《红珊瑚的微观结构特征》(作者付静)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十、联系方式
yangc@cug.edu.cn